近日,北京資產評估協會發布《北京資產評估協會懲戒委員會資產評估機構訴訟案例集》,收錄了14個資產評估機構涉訴案例,大多數案例中資產評估機構作為共同被告、唯一被告和案件第三人涉及訴訟,被原告要求法院判令評估機構賠償損失(承擔侵權責任、補充或連帶賠償責任),另外還有涉及評估服務費、評估委托合同解除、評估委托合同執行糾紛、評估公司股東身份及股權結構爭議、評估機構業務資格爭議以及資產評估行政監管職責爭議等方面。
節選(詳情見相關網址:
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 http://www.bicpa.org.cn/dtzj/zxgg/B16118043172381.html):
案例九:關于評估公司甲、自然人乙、評估公司丙虛假證明文件案
【裁判文書號】
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2018)閩05刑終1299號
【典型意義】
評估人員如何保護自己,避免無謂的訴訟是評估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評估機構提供的中介服務,在經濟行為出現糾紛后,一般先在經濟行為的當事人之間解決,但如果無法從對方當事人獲得足夠的保障,有關經濟行為主體可能會尋求從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獲得賠償。即使評估人員已經根據專業準則和行業慣例做了必要的工作,這種訴訟風險也是存在的,應當引起評估人員的重視,評估人員應當根據專業要求勤勉盡責,避免一切疏忽。
【案件焦點】
1.評估公司甲與評估公司丙的業務合作符不符合評估相關規定;
2.評估機構是否有主觀故意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動機;
3.商標權估值虛高的依據是否充分,估值虛高是否等同于提供虛假證明文件;
4.商標權評估報告是否造成了銀行損失。
【基本案情】
中國農業銀行委托評估公司甲對ABC的房地產和XYZ系列商標進行評估,評估目的為抵押貸款提供價值參考依據,評估公司甲接受委托后向委托方按正常流程出具了房地產評估報告,評估值6,631.70萬元,同時向ABC搜集了商標權評估的相關資料,撰寫了商標權評估報告初稿,然后交給合作單位評估公司丙審核,并以評估公司丙名義出具商標權評估報告,評估值21,300.00萬元。評估公司丙在該項業務中收取評估費用1.25萬元,但未與中國農業銀行簽訂資產評估委托合同。
中國農業銀行接收了評估公司丙出具的商標權評估報告,向ABC提供了4,600.00萬元續期貸款。該筆貸款到期后,ABC未向農業銀行償還該筆貸款。故農業銀行對評估公司甲及其法人自然人乙、評估公司丙及其法人巫XX提起訴訟。
【判決結果】
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法院審理了該案件,于2018年7月20日作出(2018)閩0582刑初1813號刑事判決:一、被告單位評估公司甲犯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二、被告人自然人乙犯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一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三、被告單位評估公司丙犯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四、被告人巫XX犯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五、追繳被告單位評估公司甲、評估公司丙的違法所得各人民幣1.25萬元。
被告單位及被告人不服,分別以不構成犯罪等為由提出上訴。2018年11月26日,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本案,認為原判認定上訴人評估公司甲、巫XX與原審被告單位評估公司丙、原審被告人自然人乙犯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部分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如下:一、撤銷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法院(2018)閩0582刑初1813號刑事判決。二、本案發回福建省晉江市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案例解析】
本案尚未終結判決,根據現階段判決文書解析如下:
1.評估公司丙在未與委托人簽訂評估合同的情況下,出具商標權評估報告,不符合評估法和評估準則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委托人應當與評估機構訂立委托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資產評估基本準則》(財資〔2017〕43號)第十一條規定:資產評估機構受理資產評估業務應當與委托人依法訂立資產評估委托合同,約定資產評估機構和委托人權利、義務、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等內容。
評估機構與委托人簽訂評估合同,約定評估目的、評估對象和范圍、評估報告使用范圍、服務費標準及付款方式、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事項,不僅是滿足準則的要求,對評估機構自身也是一種保護。本案中,假如評估公司丙與農業銀行簽訂評估合同,并在評估合同中約定委托人應對資產評估機構資產評估專業人員中可能涉及與委托人或其他相關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員提出回避、評估收費1.25萬元等事項,評估合同能夠為評估機構沒有主觀故意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動機提供直接證據,如果在評估合同中約定對資產占有方提供的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是委托人或其他相關當事人的責任和義務,亦能為商標權評估的合理性提供部分支撐。
2.評估結論不等同于評估對象可實現價格,不應當被認為是對評估對象可實現價格的保證。
《資產評估基本準則》(財資〔2017〕43號)第二十八條,資產評估報告使用限制說明應當載明:資產評估報告使用人應當正確理解評估結論。評估結論不等同于評估對象可實現價格,評估結論不應當被認為是對評估對象可實現價格的保證。影響評估對象可實現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本案中,在評估值為6,631.70萬元的房地產和評估值為21,300.00萬元的商標權的共同抵押下,銀行收不回4,600.00萬元的貸款,并不能證明借款人不償還借款與評估結論之間有必然聯系。
3.資產評估專業人員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謹慎從業,避免疏忽,這不僅是對客戶負責,也是保護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最好方法。
《資產評估職業道德準則》(中評協〔2017〕30號)第四條,資產評估機構及其資產評估專業人員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謹慎從業,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得出具或者簽署虛假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有重大遺漏的資產評估報告。評估人員只有嚴格按照評估準則的要求執行評估業務,勤勉盡職,避免疏忽,才能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