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0531-82800059 0546-8975050
新年伊始,山東省資產評估協會“好戲”連臺:與山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聯手,舉辦金融工具估值業務研討會;開辦“做大做強、做精做專”一對一幫扶特色班;請山東大學課題組為行業發展制定戰略規劃;赴北京“訪友攀親”,借梯上樓,匯聚山東籍在京資產評估界知名人士,為家鄉評估事業貢獻才智……這些旨在激發動力、提高能力、匯聚合力、精準發力的有力舉措,使全省中小型資產評估機構業務水平得到整體上升,新加入資產評估資質的土地、房地產評估機構縮短了“斷奶期”,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組織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把這些系列活動作為辭舊迎新的“重頭戲”,作為繼往開來的“開場曲”,這是山東評估協會領導著眼“做大做強,做精做專”的目標追求,打出的又一套“組合拳”。提出這一目標一年多來,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韌勁,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取得了扎實有效的成績。主要做法是——
一、在認清現狀、正視問題中增強危機感責任感
只有情況明、路數清,才能方法對、決心大。當前山東省評估行業是個什么樣的狀況?在全國處于一個怎樣的位置?謀求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在哪里?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年初,協會領導率有關人員對全省資產評估機構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的結果給大家打了一劑“清醒針”:從宏觀上看,山東評估機構數量多,排名處在全國前列,行業收入增長速度也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但規模小、收入低、同質化競爭、難以形成良性發展循環的問題也顯而易見;評估機構的總數量雖然不少,卻與行業整體收入不相稱,同其他發達兄弟省份相比差距不小。
這是一組讓人欣慰的數字:全省評估機構,1000萬以上的22家,300萬至1000萬42家,40萬至300萬293家,40萬以下的43家。但這又是讓協會領導困惑的現實:本土資產評估品牌實力不強,占據山東本地各個企事業單位業務的份額比例不高,大中小機構發展不平衡,本土評估機構的規模與山東經濟大省地位不匹配。此外,市場地位弱勢,行業認知度低,在開展業務中其他部門配合不夠,業務開展困難,也不同程度地制約著全省資產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基于此,加強省內本土機構的品牌影響力,推動評估行業平衡發展,成為壓在新一屆協會領導心頭亟待解決的問題。協會領導感到,新經濟的形成、新業態的發展、新市場的開拓,使資產評估與其他交叉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新業務呼喚新市場,新市場需要新思維、新人才,這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行業內專業人員不足、高層次人才匱乏,對與評估相關的交叉新業務研發力度不夠,與其他交叉行業的市場競爭不占優勢。如果看不到這些問題,沾沾自喜、自我感覺良好,注定干不長、走不遠;不奮楫揚帆、勇往直前,“做大做強、做精做專”就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