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0531-82800059 0546-8975050
第三十三條 資產評估師采用收益法評估文化企業無形資產,應當合理確定無形資產的收益期限以及未來收益水平。
(一)確定文化企業無形資產收益期限,應當綜合考慮無形資產對應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壽命期限、相關法律保護期限、合同約定期限和被評估企業及其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等影響因素。
資產評估師應當了解,大部分文化產品和服務具有生命周期短、重復利用價值低的特征。如果對應的無形資產不能用于開發其他新產品和服務,則無形資產的經濟壽命期限不會超過該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壽命期限。
資產評估師應當分析無形資產權利人在維持和創造無形資產方面所具有的資金、技術、固定資產、人力資源和外部環境等條件,確定各類無形資產的持續收益時間。
(二)預測文化企業無形資產收益,可以通過節省許可費、收益分成、增量收益或者超額收益等方式。
(三)預測文化企業無形資產未來收益,應當考慮文化企業運營模式、產品和服務的類型對無形資產收益的影響。
在不同的運營模式下,無形資產可能會有不同的盈利模式,從而獲得不同的收益。通常情形下,資產評估師應當按照無形資產權利人的經濟、技術、法律等特定環境條件考慮無形資產的使用方式。當無形資產使用方式不受所處環境限制時,資產評估師可以設定無形資產處于最佳使用方式。資產評估師應當知曉,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通常和企業密不可分,其盈利模式與權利人的生產經營條件密切相關,通常按照權利人的使用方式考慮其價值。
文化企業主要進行文化內容的創作與傳播,內容是文化產品的核心。不同類型文化產品和服務由于自身特點,在創作目的、內容載體、創作人員、創作成本、創作流程、傳播方式、傳播成本、傳播范圍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異,進而影響收益范圍和收益水平。
例如,預測電影作品著作權收益,除宏觀經濟環境、產業政策等因素外,需要考慮該電影作品類型、制片人、導演、演員、劇本、以及制作人員對電影作品的影響,同時考慮發行方、院線、放映場次和檔期等因素。電影作品制作投資高并不必然產生高的票房收入。對于已經播映過的電影作品,需要關注信息網絡傳播渠道可能產生的收益,形成衍生產品的可能性及其收益。
(四)預測文化企業無形資產未來收益,應當考慮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公眾的收入水平、文化素質、閑暇時間等因素對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場需求的影響,合理確定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收入。
(五)預測文化企業無形資產未來收益,應當考慮文化產品和服務具有高固定成本和傳播邊際成本遞減等特點,合理確定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