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0531-82800059 0546-8975050
2.假設公司的經營者是負責的,且公司管理層有能力擔當其職務。
3.除非另有說明,假設公司完全遵守所有有關的法律法規。
4.假設公司未來將采取的會計政策和編寫此份報告時所采用的會計政策在重要方面基本一致。
5.無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及不可預見因素對企業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根據評估的要求,認定這些假設條件在評估基準日時成立,當未來經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將不承擔由于假設條件改變而推導出不同評估結論的責任。
(四)企業經營、資產、財務分析
1.被評估單位所在行業狀況及發展前景,國家貨幣政策及對金融行業主要監管政策分析。
2.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人力資源、核心技術、研發狀況、銷售網絡、特許經營權、管理層構成等經營管理狀況分析。
3.企業歷史年度財務分析。一般包括收入、支出分析,資金運用方式、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分析以及成長性分析等。
針對經營業務內容不同,不同種類的金融企業歷史年度經營狀況應重點介紹以下內容,如:
銀行的經營狀況應當重點說明利率與匯率變化趨勢、信貸市場規模、各類業務的市場占有率等歷史情況。
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應當重點說明保險品種規模、各類業務的市場占有率等歷史情況。
證券公司的經營狀況應當重點說明證券市場規模、各類業務的市場占有率等歷史情況。
4.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分析。
(五)評估計算及分析過程
評估計算及分析過程需要對收益法評估分析表進行詳細解釋。
1.收益模型的選取
(1)選取收益法的具體測算方法及模型。
(2)列示計算公式并對參數進行解釋與說明。
2.收益年限的確定
確定收益年限并說明其理由。
3.未來收益的確定
未來收益的確定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項目的預測,收入、成本費用等項目的名稱及具體內容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確定。
(1)經營模式與收益主體、口徑的相關性。
(2)收入的預測
①營業收入的預測。通常包括區域經濟發展與市場環境、業內競爭情況與企業對策、公司的營業收入及構成分析和營業收入的預測。
②資金運用收益預測及依據。
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預測。
④匯兌收益預測。
⑤其他業務收入預測。
(3)支出的預測
①營業稅金及附加的估算。
②業務及管理費用的預測。
③資產減值損失的預測。
④其他業務成本預測。
(4)折舊與攤銷的預測。
(5)追加投資預測。
4.折現率的確定
(1)所選折現率的模型。
(2)模型中有關參數的選取過程。
例如:無風險報酬率選取依據及過程、市場收益率選取依據及過程、Beta(貝塔)系數的測算。
(六)收益法說明應當體現主要業務的預測過程,如:
1.銀行的收益法說明應當披露信貸業務、投資業務、中間業務等重要業務收益參數的預測過程。